總之新拍照工具,就來簡單測試測試
年初不小心把S120的螢幕弄爆了
雖然不影響拍照與觸控,但構圖變得非常麻煩,於是就開始看有沒有別的機器可以替換
平常主要就拿來拍模型,以及當短焦(相對)大景用以及備機為主,因此想找一樣1/1.7"底的機器
景深不會太淺的情況下能保有一定低光表現,且通常還不至於太高價
這次還想找望遠焦段稍微長一點的,可以順便取代又被抓回當第二備機的ZS30
本來在關注N家P7700/7800,不過沒蹲到價位比較能接受的機器
後來查了一些資料發現LUMIX LF1與CASIO ZR3500/3600的存在
雖然CASIO等效到300mm的焦段有點吸引我
不過看在曾用過ZS30且確定有AF連拍的份上,最後我是在Market place上抓了這台LF1
↑Panasonic Lumix DMC-LF1
品項跟當初購入的S120一樣算是微戰鬥
雖說剛開始測試的時候變焦有點怪怪的,不過多操作幾次之後看來是正常了
另外這次所有轉盤都是正常的,好欸
這台等效28-200mm,比S120的24-120mm略長
反正近期拿小相機也不太會拉太長,短期內應該會先就這樣取代ZS30用看看
總之購入後過了幾天,也買了電池來替換本來沒蓄電能力的舊品
就來簡單測試測試並看一下雜訊表現吧
測試環境跟之前S120測試的時候基本是一樣的
有上腳架,不過用的是機身快門,所以每張的framing還是稍微有點不同,尤其裁過更明顯
打光的部分有一個十幾瓦的LED燈作主光源,加上屋頂的LED燈管算是環境光,反正平常拍模型也大概都是這樣搞
另外因為我自己只有痞客邦相簿這個圖床可用,雖然底下有標ISO值的圖片都有刻意抓原始大小的版本來丟了,不過痞客邦這幾年的圖片壓縮演算法真的爛到很可怕,不太確定對畫質到底有多少減損
圖片本身兩半都是有裁切的,其中下半部是1:1的裁切
以下放圖:
延伸值的ISO12800我就沒有測試了
ISO1600我就覺得雜訊有點過多,ISO3200以上我自己就完全不會想要使用了
說實在從S120轉過來我自己對這台的表現是有點失望啦
一樣是2013年發表的機器,感光元件大小應該也是一樣的
結果低光表現硬是差了一檔,且ISO可調的檔位也少很多
我自己要使用的話應該會盡可能壓在ISO800以下
另外以前用ZS30時的些微「油畫感」在這台上也還是多少有一點
只是畢竟算是高一階的機器,相對還是比較好一點,不過整體上體感畫質還是輸給S120就是
總之ISO測試的部分大概就這樣
只是簡單拍一組照片來測試,不是特別認真準備的場景,所以隨意參考就好w
另外底下這是完全沒裁切的圖片應該的樣貌:
↑Taito 艦C的潮,算是有點年代的物品了
當初收二手的,平常收盒子裡比較多,偶爾才會抓出來
這次抓出來拍完才注意到身上多了一些髒污,還好水洗很輕易就清理掉了
再回來講一下用了LF1這幾天來的心得
雖說本來是想一次把ZS30跟S120都取代掉,不過目前看來應該只會先取代ZS30,S120還會留著繼續操
除了低光表現的問題,螢幕沒有觸控在操作上也是比較麻煩
另外一個拿到手之後才發現對我而言相當嚴重的問題則是微距近拍能力
雖說帳面上近拍能到3cm,似乎沒有比S120差太多
不過才拉到三倍多就變成80cm了,並一直持續到等效200mm的最長焦段
這近拍能力以我用過的相機來說真的是相當爛
ZS30四倍多還有60cm,S120的表現更是遠勝過她
目前看來LF1拍鐵模我只能拉到底之後站80cm外下去剛好能拍
相對之下用起來就是比較麻煩,且要拍車身細節就別想了
↑拿手邊的EF80與ED92來試拍
拍這張時還有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
當初在相機螢幕上看起來的感覺這玫瑰紅色整個偏到有點誇張
回電腦上看是沒有那麼怪就是了
↑手邊兩隻DD54合照,一樣是LF1試拍的
總之大致上就這樣
另一個我也蠻在乎的有AF連拍目前暫時還沒測試
不過若拿以前ZS30的表現來看,這方面我應該會覺得還行
只是近拍完全不行加上低光表現沒有完全達預期,之後可能還是會再找新機器來玩看看
而S120之後我應該也會找看看哪邊可以修復,那台的表現真的是意外的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